作者:【加】彼得·利耶達爾(Peter Liljedahl),方盈 譯
出版社: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3年06月
編輯推薦
一本全方位解決課堂問題的教學干貨書!
基于10000個課時的研究,凝練出98種課堂教學策略
有效解決學生讀不懂題目、上課走神、不寫作業、不愿意動腦解題、不會記筆記等14大課堂問題
全球100000名小學、初中、高中教師驗證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課程與教學研究院院長張春莉教授推薦!
內容簡介
本書提供了一整套有效解決課堂問題的課堂教學方案,作者彼得·利耶達爾教授認為造成課堂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學生不思考,他20年來專注研究課堂教學,凝練出98種課堂教學策略,讓老師能夠全方位引導學生思考,有效解決學生讀不懂題目、上課走神、不寫作業、不愿意動腦解題、不會記筆記等14大課堂問題,從根本上實現有效教學。
作者簡介
彼得·利耶達爾(Peter Liljedahl)是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教育系教授,加拿大數學教育研究會主席,國際數學教育心理學研究協會前主席,美國數學教師協會研究員。他20年來專注研究課堂教學,并為400多名教師提供課堂教學培訓,還在世界各地開展以“思考型課堂”為主題的講座。
精彩書評
★本書作者彼得·利耶達爾教授所做的研究是一項立足課堂實踐且有數據支撐的循證研究,其目的是幫助老師做出科學而實用的決策。書中所列舉的一系列教學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彼得對課堂進行了長達數萬個小時的觀察與實證研究,這使我們認識到只有當某種教學方法能成功地引發學生思考,且其效果在不同的課堂中得以反復檢驗之后,它才是可行且高效的。這正是科學研究的魅力所在!
目 錄
第一章 激發學習興趣——布置思考題
第二章 探索課堂合作——頻繁地進行透明化的隨機分組
第三章 改變被動的行為習慣——運用白板
第四章 打造自由思考的空間——課桌椅隨意擺放
第五章 應對學生的提問——只回答持續思考的問題
第六章 提高課堂參與度——站著口述題目
第七章 布置有效果的作業——布置自測題
第八章 培養學生的自主性——讓知識流動起來
第九章 設置有梯度的任務——讓學生進入心流狀態
第十章 分層鞏固知識點——底層鞏固
第十一章 記有用的筆記——讓學生記有意義的筆記
第十二章 評價核心素養——評價你重視的能力
第十三章 進行形成性評價——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學會了什么、沒學會什么
第十四章 進行總結性評價——使用數據收集型評分方式
第十五章 綜合運用14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