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管光海 張豐等 著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4年04月
推薦語
我們如何做才能喚起學生持續的學習動機?用怎樣的機制來推動學習走向深處?教師的作用是什么?如何進行策略指導?如何評估學習發生后的進展?《探尋學習機制的改變——項目化學習的設計與指導》一書根據“學生如何學”和“教師如何促進學”的邏輯開展了項目化學習設計與指導的引領,突出分析了驅動型問題、支持性工具、活動設計、表現性評價,提出了“核心任務”加“支持性活動的設計范式”,并提煉了學習設計的四部程式,總結了教師指導的25條多元策略,能有效幫助教師指導策略的改變,引領學生自主探究主動獲得,真正實現素養導向的學習。
編輯推薦
本書以學習的發生機制為原理,以讓學習真實發生為目標,以項目化學習設計與實施指導為路徑,通過對項目化學習過程的解構與分析,形成了“以問題解決驅動學習、以項目任務承載學習、以學科實踐深化學習、以思維工具支持學習、以多元策略指導學習、以表現性評價引導學習”的整體框架,在項目化學習案例的加持下,為一線教師認識、嘗試和優化教學活動提供了示范樣例、策略方法和工具支持。
本書的出版積極回應了當前課程改革的要求,為推動教學方式的變革提出了具體方案和有效做法。全書內容有助于讀者正確理解項目化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的本質,以及如何基于對學習機制的探尋實施有效的項目化學習。
作者簡介
管光海:教育博士,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教研員,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專業委員會技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教學指導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教育部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標準修訂組核心成員,教育部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研制組核心成員。主要研究方向:技術與工程教育、勞動教育、STEM教育與項目化學習。
張豐:教育學博士,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副主任,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專業委員會科學教學指導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出版《從問題到建議——中小學教育研究行動指南》《聚焦任務的學習設計——作業改革新視角》《校本研修十講》等書籍,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00余篇。校本研修、作業改革、教育評價改革等三項成果曾獲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主要研究方向:基礎教育課程教學研究、評價研究、校本研修與學校教學管理研究。
第一章 學習的機制
項目化學習的核心在于“學習”,蘊于“項目”中的是學習機制的轉變。要從對項目化學習中學習的發生機制的研究入手,指導學習活動的設計,規范教師促進學習的行為。
第一節 重新定義學習 / 3
一、學習是促進人思維發展的過程 / 4
二、學習是促進人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的過程 / 5
三、學習是促進人社會性成長的過程 / 7
第二節 學習機制:學習的發生與促進 / 8
一、學習驅動機制 / 9
二、學習承載機制 / 12
三、學習指導機制 / 17
四、學習評價機制 / 20
第二章 以問題解決驅動學習
以真實情境的問題解決來驅動學生主動學習,是項目化學習標志性的學習機制,其要點不僅在于問題本身的驅動性,還在于實踐過程中對問題的解決,通過問題關聯學習目標,融入學科實踐。
第一節 高質量驅動性問題的基本特征 / 25
一、驅動性問題的核心特征是基于情境的開放性 / 25
二、驅動性問題的表現特征是挑戰性和指向性 / 30
第二節 驅動性問題的設計 / 31
一、驅動性問題設計的要點 / 32
二、驅動性問題設計的路徑 / 36
第三節 驅動性問題的應用 / 39
一、幫助學生理解驅動性問題 / 39
二、將驅動性問題貫穿整個項目 / 44
第三章 以項目任務承載學習
在項目化學習中,教師要基于驅動性問題設計體現學科(領域)性質的系列項目任務來承載學習。核心任務與支持性活動構成了項目任務的核心。前者指的是解決現實問題需要的具體任務;后者以獲取知識或掌握技能為主,為問題解決提供支持與輔助。
第一節 核心任務與支持性活動 / 49
一、為什么強調項目任務 / 49
二、核心任務與支持性活動的特征 / 51
三、核心任務與支持性活動之間的關系 / 54
第二節 核心任務進程的規劃 / 57
一、規劃核心任務進程的基本方法 / 57
二、規劃核心任務進程的要點 / 64
第三節 支持性活動的有效設計 / 68
一、支持性活動設計的基本流程 / 68
二、設計不同支持度的支持性活動 / 72
第四章 以學科實踐深化學習
項目化學習是彰顯素養導向與實現綜合學習的典型學習方式。項目任務與學科實踐是一個統一體,是從不同視角來審視學生學習活動的“一體兩面”。要通過豐富而深刻的學科實踐來落實素養導向的教學,彰顯學科特性,深化學科理解,并探索跨學科學習。
第一節 理解學科實踐 / 79
一、實踐學習的內涵 / 79
二、學科實踐與跨學科實踐 / 81
第二節 學科實踐的設計 / 82
一、學科實踐的設計要點 / 82
二、設計例析:語文整本書閱讀中的項目化學習 / 84
三、設計例析:基于數學實踐的項目化學習 / 89
四、設計例析:指向計算思維的信息科技項目化學習 / 93
第三節 跨學科實踐的設計 / 99
一、跨學科實踐的設計要點 / 99
二、設計例析:基于學科的跨學科實踐 / 101
三、設計例析:指向工程素養的跨學科實踐 / 105
第五章 以思維工具支持學習
在項目化學習的問題解決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挑戰。有效的做法是,教師不通過直接指導的方式告知學生“答案”,而是提供支持性思維工具,鼓勵學生自己在探索應用中解決問題。這些思維工具是各種形式的資源,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并經歷富有方法意義的學習。
第一節 支持性工具的內涵與類型 / 113
一、支持性工具的內涵 / 113
二、支持性工具與核心任務和支持性活動的關系 / 114
三、支持性工具的分類 / 116
第二節 支持性工具的設計要點 / 124
一、打造自己專屬的工具箱 / 124
二、支持性工具的開發和運用原則 / 125
三、以微型研究視角優化和迭代支持性工具 / 131
第三節 支持性工具的運用 / 134
一、幫助學生精準定義問題 / 134
二、支持學生進行產品設計和建模 / 136
三、支持學生高階思維發展 / 139
四、支持學生自主推進項目 / 145
第六章 以多元策略指導學習
在項目化學習中,教師由直接口耳相授的指導者向應用資源與工具的學習支持者轉變,促進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中主動求知、學以致用并學會學習。教師更多地表現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促進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并根據學生學習進展進行生成性的指導。
第一節 促進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 / 155
一、激發學習意愿 / 156
二、突破問題解決 / 161
三、引導自我管理 / 167
第二節 促進合作學習的指導策略 / 171
一、團隊建設策略 / 172
二、協作解決問題的指導策略 / 179
三、合作展示的組織策略 / 184
第三節 生成性指導策略 / 189
一、教師的現場觀察 / 189
二、教師的指導性反饋 / 192
第七章 以表現性評價引導學習
在核心素養視域下,學習范式已發生轉變,評價功能也從事后甄別與監督變為伴隨過程的診斷與促進。教學中常常采用前置設計的表現性評價明示學習目標,引導學習過程。
第一節 項目化學習中的表現性評價 / 199
一、表現性評價為何適用于項目化學習 / 200
二、項目化學習中表現性評價的功能定位 / 201
三、項目化學習中表現性評價的應用分類 / 202
第二節 基于核心任務設計表現性評價 / 203
一、撰寫“可評”的項目目標 / 203
二、設計“真實”的表現性任務 / 206
三、研制“變式”的評價量規 / 208
第三節 運用表現性評價引領項目推進 / 212
一、項目啟動階段的運用 / 212
二、項目推進階段的運用 / 216
三、項目總結階段的運用 / 220
第四節 表現性評價應用的迭代優化 / 228
一、基于目標統領表現性評價的架構 / 228
二、提升項目化學習中表現性評價的質量 / 229
三、提高表現性評價中學生的參與度 / 231
四、更有創造性地開發與使用表現性評價 /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