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智人之上:從石器時代到AI時代的信息網絡簡史》(現象級暢銷書《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作者時隔六年重磅新作;從故事到文件,從算法到智能,信息網絡如何構建我們的世界;信息網絡決定你的認知,認知決定了你能走多遠;2024必讀書)
作者:尤瓦爾·赫拉利
出版時間:2024年9月
內容簡介:
在過去10萬年里,我們智人積攢了巨大的力量。然而,持續不斷的發明與征服也將我們推入了一場生存危機。全球生態瀕臨崩潰,虛假信息泛濫。我們正一頭扎進可能毀滅我們自身的、由新型信息網絡組成的人工智能時代。
人類如此智慧,為什么卻總是傾向于自我毀滅?我們為什么走到了生態和技術自殺的邊緣?當非人智能威脅到人類的生存時,人類如何做出明智的選擇?
從口口相傳的故事,到文字書寫,再到人工智能,《智人之上》透過大歷史的長鏡頭,講述信息網絡如何塑造了我們和我們的世界,邀請我們思考信息與真相、神話與官僚制度、智慧與權力之間的復雜關系,探討不同的社會結構在試圖構建信息網絡時面臨的關鍵困境。
如果我們拓寬視野,看看人類的信息網絡在過去幾千年如何發展,我們也許可以更了解今日與未來發生的事情。
作者簡介:
尤瓦爾·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
歷史學家、哲學家、全球暢銷書作家,第十屆文津圖書獎得主。著有《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等現象級暢銷書。他的著作已被翻譯成65種語言,全球銷售4500多萬冊。
赫拉利教授是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歷史系教授、劍橋大學存在風險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他與伊茨克·哈雅夫共同創立智慧之船(Sapienship)。
赫拉利教授關注的領域橫跨歷史學、人類學、生態學、基因學等,他從宏觀角度切入的研究往往得到頗具新意而又耐人尋味的觀點,引發全球廣泛關注。
編輯推薦:
1.現象級暢銷書《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時隔六年重磅新作
尤瓦爾·赫拉利繼《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之后,“人類簡史”系列全新作品,英文版未經上市已在國內外獲得大量關注,是2024年國內外讀者翹首期盼的新書之一。
2.信息網絡決定你的認知,認知決定你能走多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在信息網絡。在生物網絡向非生物網絡的轉變過程中,信息生產和傳播逐漸由智能掌控。我們需要了解信息如何協助建立起人類網絡,以及了解信息與真理、真相以及與權力的關系,做復雜時代的明白人。
3.一部震撼人心的人類發展史,講述信息網絡如何重構我們的世界
故事將我們聯結在一起;文件傳播我們的思想和神話;互聯網承載了無限的知識;算法了解了我們的秘密,加深了彼此的偏見。而人工智能會做什么?本書講述了信息網絡如何塑造人類歷史,以及我們現在必須做出的緊迫選擇。
4.一部發人深省的未來指南,智人之上是人類還是AI?
AI與人類的心智之戰即將打響,智人將繼續站在生物鏈頂端,還是被演化的浪潮吞沒?赫拉利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重新思考人工智能革命下,故事的創造者不再是人類,人類未來將何去何從。本書為我們敲響了警鐘,也為我們指明了方向。
5.2024年必讀書,國內外學者、科學家、企業家、投資人爭相盛贊
目錄:
序言
第五章 決擇:民主與極權制度簡史
第八章 可能出錯:謬誤百出的網絡
第十一章 硅幕:全球帝國還是全球分裂?
樣章:
人類把自己這個物種命名為智人──有智慧的人類。但我們究竟配不配得上這個稱號,實在還有待商榷。
過去10 萬年間,我們智人確實積攢了巨大的力量,光是要列出人類所有的發現、發明和征服的事物,沒有厚厚的幾本書根本就裝不下。然而,有力量并不等于有智慧,經過10 萬年的發現、發明與征服,人類已經把自己推向了一場生存危機。由于濫用各種力量,人類已然處于生態崩潰的邊緣。人類現在還忙著創造像人工智能(AI)這樣的新技術,但這些技術有可能逃脫人類的掌控,反過來奴役或消滅人類。然而,人類非但沒有團結起來應對這些存亡挑戰,還讓國際緊張局勢不斷升溫,全球合作更加困難,各國大量儲備末日武器,一場新的世界大戰正在逼近。
如果我們智人真那么聰明,為什么還會走上自我毀滅的道路?從更深的層次而言,雖然人類累積了大批信息,從DNA(脫氧核糖核酸)分子到遙遠的星系,無所不包,卻仍然無法回答生命中最重大的問題:我們究竟是誰?我們應該追求什么?什么才是所謂美好的生活,我們又該怎樣過上這樣的生活?雖然我們掌握了大批信息,卻還是像遠古的祖先,容易受到幻想與錯覺的迷惑。即使是現代社會,偶爾也會出現群眾大規模失去理智的情形,例如納粹主義。人類如今比石器時代擁有了更多的信息和力量,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我們是否真的更了解自己,更了解自己在宇宙中的角色,卻遠遠沒那么確定。
所以,為什么人類那么會積攢信息與力量,但在智慧的獲取上卻又如此不成功?縱觀歷史,許多文化傳統都提到,人類本性中的某些致命缺陷會讓人類追求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駕馭的力量。希臘神話里就提到有個男孩叫法厄同,發現自己原來是太陽神赫里阿斯的兒子。法厄同為了證明自己是神祇之后,希望能享有一日特權,駕太陽神的四馬金車出游。赫里阿斯警告法厄同,拉著四馬金車的天馬絕非凡人所能駕馭,但經不起法厄同再三堅持,赫里阿斯終于讓步,讓法厄同得意地駕車飛上天空,但天馬也不出意外地失控了。于是,太陽偏離了軌道,植被被炙焦,無數生物慘死,大地眼看不保。最后宙斯出手,一道閃電擊中了法厄同,這個自負的人類如同流星從空中墜落,就連自己也在燃燒。諸神終于讓天空恢復了秩序,世界也免于被毀滅。
時間過了兩千多年,工業革命邁出了第一步,機器開始在許多工作上取代了人力,歌德也寫出了類似的警世寓言,名為《魔法師學徒》。歌德的這首敘事詩(后來由迪士尼改編制作成一部廣為人知的動畫片,主角正是米老鼠),講述了一位年邁的魔法師,出門的時候把工作坊交給一位小學徒,讓他處理一些去河邊打水之類的雜務。小學徒想偷懶,就擅自施展了魔法師的一條咒語,讓一把掃帚幫他打水。但小學徒還沒學過怎樣叫掃帚停下來,結果水越打越多,整個工作坊快被淹沒了。情急之下,小學徒拿斧頭把魔法掃帚砍成了兩段,卻發現一把掃帚變成了兩把,兩把掃帚一起打水灌向工作坊。等到魔法師終于回來時,小學徒向他求救:“我召喚了魔法精靈,卻無法讓它停下來。”魔法師立刻解除了咒語,阻擊了大水。這給學徒(也就是給人類)的教訓再清楚不過了:永遠別去召喚自己控制不了的力量。
法厄同與小學徒的故事,能讓21 世紀的我們得到什么教訓?人類顯然沒聽進去這些警告,除了讓地球氣候失衡,還召喚了數十億的魔法掃帚、無人機、聊天機器人和其他各種算法精靈,這些精靈不但可能會失控,還可能讓各種意想不到的結果如大水滾滾而至。
那我們該怎么辦呢?這些故事并沒有給出真正的答案,似乎就只能等著某個神祇或者魔法師出面收拾殘局。但這種想法極其危險,等于鼓勵我們放任自流,轉而去相信那些神祇或魔法師。更糟的是,這些故事并沒有讓我們意識到,神祇或魔法師本身就是人類的發明,與四馬金車、魔法掃帚和算法并沒什么兩樣。創造出強大的事物,卻帶來意想不到的后果,這個現象并非始于蒸汽機或人工智能的發明,而是始于宗教。先知與神學家一次又一次地召喚出強大的神靈,這些神靈本該給人間帶來歡樂與慈愛,但最后留下的卻是一片血海。
不管是法厄同的神話故事還是歌德的敘事詩,之所以無法提供有用的建議,是因為它們都誤解了人類獲取力量的方式。這兩則故事都是某個人獲取了巨大的力量,但隨后因為傲慢與貪婪而走上歧途。這樣得出的結論就是,因為個體心理缺陷導致了權力濫用。但這樣的分析實在太過粗糙,而且忽略了一個重要方面:力量從來就不是個人努力的結果,人類的力量總是源于大批人的合作。
因此,真正造成人類濫用力量的原因并不在于個人的心理。畢竟,除了貪婪、傲慢與殘忍,人類還有慈愛、謙遜、快樂與同情。確實,如果去看那些最糟糕的人類,會看到貪婪與殘忍大行其道,惡人濫用力量。但究竟是什么讓人類社會選擇把力量交付給那些最糟糕的人?比如在1933 年,大多數德國人并非精神失常,但為什么他們會投票給希特勒?
人類之所以喜歡召喚自己控制不了的力量,問題不在于個人的心理,而在于人類在大規模合作時的一種特性。本書想提出的一個主要論點就是:雖然人類能建立大規模合作網絡,以此獲取巨大的力量,但這些網絡的建構方式注定了這些力量的運用常常并不明智。因此,人類遇到的問題歸根究底是個網絡問題。
講得更明確一點,這是個信息問題。信息是維持網絡聯結的黏合劑。數萬年來,智人正是靠著發明與傳播各種虛構故事、幻想和大量的錯覺──內容可能關于神祇、魔法掃帚、人工智能和許多其他事物──來打造并維持諸多的大規模網絡。雖然個人通常了解的都是關于自己與世界的真理與真相,但大規模網絡卻會使用各種虛構故事與幻想將成員聯結在一起并創造秩序。舉例來說,我們過去就是這樣走向了納粹主義,納粹主義形成了格外強大的網絡,并由極具迷惑性的想法加以支撐維系。正如喬治·奧威爾的那句名言:“無知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