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无套内谢69xx,91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91精品 ,黄色91网站,色婷婷激情av,羞羞答答成人影院www

您好,請選擇問題分類進行咨詢。
聯系電話
010-64938082
首頁 > 千秋書院 > 歷史長廊
瀏覽:125次發布時間 : 2025-06-24溯源

黃萬里  圖片來自百度


前些天,我寫的“上海圣約翰大學學子系列”第九篇,《一代宗師和他那鐵骨錚錚的英才弟子》發表后,許多讀者來信


黃炎培先生,太了不起了!

  

慧眼發現并呵護培養了潘序倫和顧準兩個杰出的大師!

 

實際上,黃炎培先生發現培養的大師,遠不止潘序倫和顧準兩人。還有上海圣約翰大學學子中的另外一個標志性人物。


他是誰呢?


他就是鄒韜奮!


關于黃炎培呵護培養鄒韜奮的故事,我會專門寫一篇。


今天我要寫的是,黃炎培這位偉大的父親和他那了不起的兒子黃萬里。


為什么呢?


因為,《一代宗師和他那鐵骨錚錚的英才弟子》發表后,黃炎培之子黃方毅先生,專門給我發來微信。


對我在文章中寫的,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黃炎培也不敢為兒子吱一聲!”這句話,進行了善意的勘誤和指正。


同時,患病在身的黃方毅先生,又十分熱情地給我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讓我翻到了一頁心顫的歷史,溯源到黃炎培與兒子黃萬里,那血濃于水的父子淵源。


1957年反右斗爭開始時,黃炎培已經79歲了。


在這場政治運動中,黃炎培這個辛亥革命的元老、五四運動的勇士,民國時期的大教育家,中國民盟的創始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他的家庭也未能幸免。


黃炎培的子女,大都是海外留學歸來的科技精英。反右斗爭這個政治橫禍,突然“成捆”地砸向了黃炎培的家。


黃家共有七個成員被打成了右派,全家立馬被這從天而降的“成捆”橫禍,砸呆了,砸傻了。


在“成捆”的政治橫禍面前,黃炎培的妻子姚維鈞,這個民國時期的知識女性,這個知書達禮的賢妻良母,忍辱負重地安慰子女們。


同時,她擔心79歲的黃炎培承受不了這“成捆”橫禍的打擊。她決定,不把“倒霉”的厄運告訴老人。


她對子女們說,千萬不要把自己被打成右派的悲劇,告訴父親黃炎培。絕不能拿別人造的“孽”,反噬和傷害自己的父親。


所以,黃炎培只知道被人民日報公開點名批判的三子黃萬里(留美水利專家),還有被免去中國建材科學院副院長的四子黃大能(留英建筑材料專家)這兩個兒子是右派。


他還不知道,家里還有另外五個子女、女婿等人,也被打成了右派分子。


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


在父親黃炎培的眼中, 被打成右派的兒子,政治上是天真的“小白”,專業上是頂呱呱的翹楚。


特別是三子黃萬里,專業優秀,心底透亮,眼不容沙,耿直直言。


他更是父親黃炎培的驕傲!


黃萬里有這么優秀嗎?


當然優秀,而且是太優秀了!


書寫中國近現代水利史,他是一個繞不過去的杰出人物。


他是學者中的詩人;


又是詩人中的學者。


毛主席曾經說,黃萬里的詩,寫得很好,我很愛看。


黃萬里,美國康乃爾大學碩士、伊利諾伊大學博士,中國著名的水利專家,清華大學教授。


他的博士論文《瞬時流率時程線學說》創造了從暴雨推算洪流的方法。此項創新,使他在美國自然科學界嶄露頭角。


青年時的黃萬里 圖片來自百度


黃炎培和黃萬里父子 圖片來自百度


五十年代,國家一號重點水利工程是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這是新中國成立后,我們請蘇聯老大哥幫助設計的。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有兩大宏偉目標: 


一是,人定勝天,黃河變清;


二是,建好后的年發電量,要超過解放前全國一年的總發電量。


當全國人大審議通過三門峽水利工程議案時,全體人大代表都激動得站了起來,心潮激蕩,熱血澎湃。以一波又一波雷鳴般的掌聲,表達心中涌動的喜悅!


這經久不息的掌聲,拍了多長時間呢?


六分鐘!


這六分鐘,創歷史最長紀錄!


這六分鐘,表達了千言萬語!


高興??!激動啊!


這是人民代表們發自內心的高興和激動!因為,千百年來黃河給我們民族留下了太多的痛苦記憶。


黃濁的河水,隔三差五的年份,就變成了洪水,泛濫在黃河兩岸,危害兩岸人民的生命財產和安全。


人定勝天,“黃河清”!


這美好的愿景,變成了國家通過的議案。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美麗的夢想,即將變為現實。


全國人民都處在“黃河清”的美麗夢想之中!


此時,黃萬里這個中國著名的水利專家和清華大學的教授,面對人大通過的議案,面對國家的意志,面對人民的亢奮。


這個書生,在大是大非的政治面前,卻哪壺不開提哪壺!


他冒天下之大不韙,天真無暇地多次傾情上書全國人大和國家相關部門。


黃萬里上書進言,以常識和專業為依據,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通俗易懂。


略見,進言一二。


黃河,從青藏高原一路向下,穿越黃土高原。奔騰的河水沖刷著黃土,河水由清變黃,這是亙古不變的自然現象,


顧名思義叫黃河。


黃河能變清嗎? 


黃河永遠是帶泥沙的,永遠是黃的,永遠也不可能變清!


三門峽水利工程能達到預期的發電量嗎?


不可能!


因為,黃河水裹挾著黃土,黃土會變成泥沙沉淀在三門峽水庫里。沉淀的淤泥會逐年增多,水庫的容量會逐年變小。


三門峽水庫發電的容量,不可能達到圖紙上設計的標準!


黃萬里,拳拳報國之心,句句常識專業的上書進言,都石沉了大海。


1957年7月,國家召開三門峽水利工程研討會。會上有70名全國相關專業的專家參加。


面對著蘇聯老大哥違背科學、專業和常識的設計方案,面對著國家的議案。專家們為了討好蘇聯老大哥,揣著明白裝糊涂,大家都睜著眼睛,昧著良心唱“贊歌”!


此時,只有黃萬里那顆“中國良心”,仍在跳動,仍在熱血。


他不僅心里明白,嘴上也坦誠。在十天的論證會上,他用了七天時間,以一當百,舌戰中俄群儒!


在一對N的辯論中,他無助痛心地嘶吼著:


你們都是知識分子,為什么不講良心?不講真話呢?


最后,他憑著知識、憑著專業、憑著常識,憑著對黃河的熱愛和敬畏,對蘇聯老大哥設計的三門峽水利工程的方案,旗幟鮮明地說出了:


不!


1957年春,黃萬里曾在清華大學??缎虑迦A》上,發表了短篇小說《花叢小語》。


黃萬里借小說中的人物之口,諷刺了在三門峽水利方案中,一些專家明明知道黃河是必帶泥沙的,卻仍違背科學,跟著蘇聯老大哥高唱“黃河清”。同時,小說還批評了盲目學習蘇聯教條主義的模式。


這下可好了!


研討會上的言論和小說中白紙黑字,都成了黃萬里惡毒攻擊三門峽水利方案的罪證。特別是利用小說的方式,被組織上定義為反黨、反蘇的新動向、新手段。


新賬舊賬一起算。這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1958年,清華大學黨委宣布:黃萬里被劃為右派。


而且,他和中國“力學之父”、清華大學副校長錢偉長,成為了被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公開點名批判的清華大學兩個最大的右派。


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是黨和國家最大的喉舌,它覆蓋華夏960平方公里。億萬人民群眾,每天都能聽到它那洪亮的聲音。


黃萬里,一夜之間成了全國家喻戶曉的反黨、反蘇的大右派。


至于黃萬里到底說了什么?怎么反黨反蘇的?


老百姓是不知道的,也不會關心的,更不會去思考的!


這一切,黃萬里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這也是黃萬里堅持真理,堅持科學,堅持常識,必須背的“黑鍋”代價!


看著人民日報批判他的文章,黃萬里仍心不服,嘴還硬。他說:


伽利略雖被投進監獄,但地球仍然圍繞著太陽在轉;我成右派了,但黃河仍然是黃的,仍然是帶泥沙的!


黃萬里,就是這樣一個光明磊落的硬漢“右派”!


黃萬里 圖片來自百度


三門峽水利工程,在敲鑼打鼓,彩旗飄揚中,轟轟烈烈地大干快上了。


五十年代,中國還是一個落后的農業大國,國家非常窮。1957年全國財政支出305億元,僅建設三門峽水庫的預算支出就是15億元。


這15億元的投入,每一分錢都是極其珍貴的。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三門峽水利工程的建設材料,都是從蘇聯進口的。在與蘇聯的易貨貿易中,中國兩袋小麥換一袋水泥,一噸豬肉換一噸鋼材。


所以,可以毫不夸張的說,三門峽水利工程是全體中國人民,勒緊褲腰帶,從嘴里一口一口省出來的!


1959年,黃萬里作為右派,被下放到密云水庫工地勞動改造。這個留美的水利專家、清華大學的教授變成了水利工地的民工。


他白天在工地上挑土運沙, 晚上跟民工一起,擠在四面透風干打壘的地窩子里。


加上剛好是全國鬧饑荒的那三年。工地上的民工們更是饑餓難熬,許多人都浮腫了。


黃萬里的妻子丁玉雋,早年留學日本學醫。幾十年來,一直跟隨黃萬里相夫教子。


一天,她從北京趕到密云水庫探望黃萬里,只見黃萬里完全變了一個人。


妻子丁玉雋帶去的兩斤餅干,黃萬里像一匹饑餓多日的野狼,一口氣全部吃掉了。


丁玉雋在一旁默默地看著,不停地抹著淚。結婚幾十年了,他第一次見到黃萬里餓狼般的吃相。


這可是昔日堂堂正正的清華大學的大教授??!時代和環境確實能夠改造人,溫文爾雅的教授與狼吞虎咽的民工,都可以發生在同一個人身上。


毀其名,戳其心、勞其骨,這是右派標配的政治“套餐”!


黃萬里從名譽上、心靈上、肉體上,徹底飽嘗了堅持真理的苦難“套餐”!


進入60年代后,國際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社會主義大家庭的“家長”和領袖斯大林也死了。


中蘇之間徹底翻臉,兩國關系全面惡化,蘇聯老大哥也被列為與美帝同等的國際敵人。


“打倒美帝”!“打倒蘇修”!


這兩句標配的口號,成了在大會小會上,人民群眾必喊的口號!


這兩句標配的標語,也貼滿了華夏大地的大街小巷。


蘇聯老大哥,成了蘇修后。


蘇聯老大哥設計的三門峽水利工程,也走下了神壇。當初人們虔誠的頂禮膜拜,也褪去了昔日神圣的色彩。


人們才敢反思,蘇聯老大哥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說出了一句天大的實話:


全蘇聯沒有一條像黃河一樣,亙古不變帶著泥沙的河!


領導們,突然反應過來,瞠目結舌:


這不就是請了一幫從來沒有見過冰雪的廣東人,來做黑龍江冰雪節的總設計師?。?/span>


三門峽水庫建成后不到三年,它的致命缺陷就暴露了出來。


幾年前,黃萬里曾多次上書中央,告誡的殘酷預言,正一步一步的成為不忍直視的現實……


由于水庫淤泥嚴重,三門峽水電站原定裝八臺發電機組,后被迫一減再減機組的數量。


原設計的發電容量為110萬千瓦,也一減再減,減少為25萬千瓦。


更讓人擔憂的是,次生災害和風險,也張開獠牙悄悄地尾隨了出來。


在三門峽水庫建設之前,陜西的渭河是“地下”河,而現在變成了“地上”河。


“地上”河,就像一把達魔利斯克之劍,高懸在陜西渭河流域,并直接威脅到西安市和周邊上千萬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


而地下水位的變化,又導致原富饒的陜西渭河平原,土地嚴重鹽堿化,農民苦不堪言。


陜西省不斷上報黨中央和國務院,反映真實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巨大風險和問題。


1962年至1964年,中央召開了四次會議,專門研究三門峽水利工程存在的問題。


1964年12月,在三門峽水利改建工作會上,周總理做了會議總結??偫碚f,當前最關鍵的問題是泥沙。才五年的時間,三門峽水庫就淤成這樣。如不抓緊改建,再過五年水庫淤滿后,遇上暴雨洪水,那后果不堪設想。


周總理最后決定,馬上開始三門峽水庫的改建,并提出改建中的兩個確保:


確保西安,確保下游。


1964年6月,周總理在接見越南水利代表團時說:“在三門峽工程上我們打了無準備之仗,科學態度不夠。專家中不同的聲音和意見,都被人為地忽略和壓制了”。


護犢之心,人人有之。


黃萬里被打成了右派后, 父親黃炎培心里痛苦極了。他決心找機會與毛主席談一談。


黃炎培作為中國民盟的創始人,與毛主席是政治上的摯友。他們之間還有一段特殊的友誼。


那就是毛主席在延安時期,黃炎培與毛主席在窯洞里,有一個坦誠交心,聞名歷史的關于執政問題的著名談話,史稱“黃炎培周期率”。


1964年,在春節座談會上黃炎培見到了毛主席。因為與毛主席曾在延安窯洞有過著名的歷史談話。有這段特殊友誼的墊底,黃炎培向毛主席談了愛子黃萬里的問題。


毛主席談笑間輕松地說:“你家也分左中右嘛!你兒子黃萬里《賀新郎》的詩,我看過了,寫得很好,我很愛看”。


黃炎培 圖片來自百度


毛主席的談話也傳到了清華大學。清華大學也想借這個機會,給黃萬里摘掉右派的帽子,但要求黃萬里寫一個檢查。


黃萬里非但不寫檢查,還提出了一串反問:


我寫了檢查,黃河就能變清嗎?


三門峽水利工程并沒有什么高深的學問,為什么這個國家這么多知識分子都不說真話!


為了真理,就是不低尊嚴的頭!


這就是黃萬里!


這就是那個年代已經瀕臨絕跡的知識分子的風骨!


哎,不“低頭”的黃萬里 ,既堵了組織下臺階的路,也堵了自己摘去右派帽子的路!


1966年,“文亂”開始后, 黃萬里的處境就更加糟糕了,他們家也被另外兩戶人家占用了。


1969年,黃萬里被下放到江西勞動改造。他白天勞動,晚上睡在倉庫里。


不久,他用毛主席著作當掩護,偷偷看英文專業書的秘密,被人發現告發了。


好家伙,這個右派太反動,太狡猾!還敢褻瀆領袖,耍弄革命群眾!


對黃萬里的批斗不斷升級!最后,硬是將這個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博士,升級成了美帝派來的特務。


沒完沒了的批斗,最后將黃萬里斗得精神恍惚了。連他本人都覺得,自己真的是美帝派來的特務了。


他給女兒寫信,讓女兒幫他回憶一下,自己當美帝特務的情節。


幾十年過去了, 黃萬里的妻子丁玉雋在談到這段不堪回首的噩夢時,仍然心有余悸!


1971年, 黃萬里又從江西轉到三門峽水庫,專職打掃廁所。


反對建設三門峽水庫的中國水利泰斗,專職打掃三門峽水庫的廁所。


這是在羞辱?


還是冷笑話?


這一切都成了歷史抹不去的記憶!


1976年1月8日周總理病逝了。


周總理生前在病床上,仍然情系黃河,牽掛著三門峽水庫的隱患和風險。他專門請水電部部長錢正英,到病房來匯報三門峽水庫第二期的改建情況。


1978年,歷史翻過了那沉重的一頁,國家改革開放了。


此時,國家為了實現四個現代化,急需有真本事的專家,呼喚有學問的知識分子。


1980年2月26日,黃萬里這個中國杰出的水利專家,終于摘掉了右派帽子平反了!


黃萬里與中國“力學之父”錢偉長。這兩個全國公開點名批判的右派,成了清華大學最晚摘帽平反的兩個右派!


黃萬里摘帽平反的文件,只有寥寥47個字:


黃萬里同志原劃右派問題屬于錯劃。經中共北京市委批準予以改正。恢復政治名譽,恢復高教二級教授的工資待遇。


47個字!


黃萬里和全家老老少少幾代人,為了這47個字:


苦苦煎熬了二十二年;


等待期盼了二十二年!


一個中國水利泰斗,為了堅持一個常識,一個世人皆知的常識:


黃河是黃的,黃河是帶泥沙的,黃河變不了清!


被批斗折磨了二十二年!


失去寶貴時間二十二年!


二十二年始終不低頭;


二十二年始終不檢查!


人生有幾個二十二年?


中國有幾個知識分子能做到?


黃萬里、錢偉長做到了!顧準做到了!


十分遺憾的是, 黃萬里的父親黃炎培老先生沒有等到這一天。


1965年12月21日,黃炎培老先生帶著牽掛,帶著不安,輕輕地走了。


但唯有一點點,還可以安慰黃炎培老人家的是:


老人家走的時候,國家已經開始了對三門峽水庫采取補救措施,第一期改建工程已經開工。


這證明了愛子黃萬里,曾經的進言和看法是對的!


水電部部長錢正英,新中國成立后一直負責全國的水利建設。


晚年時,她曾說了一句發自內心的良心話:


在新中國水利歷史上,應當講教訓最深刻的就是三門峽工程。


黃萬里 圖片來自百度


改革開放后,黃萬里又回到了清華大學。


校方想聘請黃萬里這個解放前的老教授,水利界的泰斗帶博士,黃萬里愉快地答應了。


但校方又說,請他寫一個申請,然后還要審批,黃萬里一聽就火了!


要寫申請,還要審批?


哪誰來審批呢?


是領導?還是教學老師?


黃萬里滿眼望去,這些眼中的領導、教授、教師都是他的學生輩、孩子輩。


他們都是生在紅旗下,伴隨著各種運動長大的。因此,一些人從小就耽誤了全面完整的基礎教育,知識結構是不扎實的,知識面是狹窄的,還有人看不懂外文資料。


其中,還不乏“含水”的!


對于“含水”沒本事的人,黃萬里從來都不掩飾,他的鋒芒和鄙視。


黃萬里曾就三門峽水利工程如何彌補隱患,采取改建措施,給董必武副主席寫信。董必武副主席安排了一位水電部副部長來專門聽他的建議。


談話結束后,一位親戚關切地詢問黃萬里,談的怎么樣?


黃萬里鄙視地說,這位副部長連村長的水平都沒有,什么都不懂,完全是對牛彈琴。


黃萬里認為,他一生都是靠真本事吃飯,靠學問教書育人的。


他是騾子是馬?


全世界都知道!


所以,他堅決不寫當博士生導師的申請報告。


當然,最終博士生導師的資格,也與這位學界泰斗永遠告別了。


這是遺憾?還是……


黃萬里在清華大學的師生中,德高望重。一開始,博士論文答辯時,其他教授都積極請他去做論文答辯的評委。


可黃萬里這個評委,根本不懂得“現今”社會。他永遠丁是丁,卯是卯,一絲不茍地當評委。


不“放水”的結果是,大家心里都十分佩服他的學問和知識。但行為又是誠實的,那就是大家再也不請他當評委了。


黃萬里,當然也知道這其中的原因。他說,我就是要維護清華百年的品牌,維護清華博士的含金量!


黃萬里,這個當下社會中所剩無幾的知識守望者!


在孤獨中,他能守住知識的圣潔,科技的純真嗎?


1982年,馬中騏成了我國第一位自己培養的博士。從此,中國實現了博士生培養零的突破。


從那時算起,在短短的40多年的時間里,我國以飛的速度,超越了西方四百多年培養博士的歷史。


2008年,我國超過了美國,成了世界上博士數量第一大國?,F在更是甩了美國幾條街,還帶拐彎!


2023年,我國博士在校生的數量,已達55.6萬人。


真的厲害了!


無獨有偶。曾任復旦大學校長,我國著名的數學大師蘇步青,曾針對博士數量這一問題,一針見血地指出:


要這么多博士干什么?沒有質量的博士,是對國家寶貴資源的極大浪費!對科技發明和科技創新百害無益!


黃萬里88歲高齡時,仍在給學生上課 圖片來自百度


黃萬里,真是一個“死不悔改”的人。他永遠不改那耿直、率真、透亮的性格!


黃萬里的晚年,最關心的事情就是長江三峽水利工程。


他雖然早已退休,也早已過了含飴弄孫的年齡,他已是一個真正的耄耋老人了。


但對長江三峽水利工程,他充滿著關心,操心,擔心。他心里最清楚,長江三峽水利工程,這是一個真正關系到N個世紀的工程,關系到子孫萬代的工程。


他先后給時任國務院總理和全國人大上書,不遺余力地為長江三峽水利工程進言!


黃萬里,為什么要不遺余力地為長江發聲上書呢?


因為,他太了解長江了!


他知道長江的問題和癥結所在!


黃萬里作為一個學者、專家。


解放前,他曾用八年的時間,六次帶著長江勘探考察隊,步行3000公里,完成了對長江上游的實地勘探考察。


解放前的長江上游,山巒起伏,峭壁聳立,人跡罕見,山路崎嶇,沒有公路和交通。


黃萬里用最簡陋的設備,做著原始的記錄,通過八年的實地勘探考察,寫下了我國第一份長江上游水文地質的科學考察的報告。


為了科學考察,考察隊曾有三名隊員為之獻身。其中,還有他在美國康乃爾大學研究生時的同學李鳳灝碩士。


黃萬里這個經歷,在教授、學者、專家中是獨一無二的。


所以,黃萬里談起長江,他的底氣永遠比別人足,視野比別人寬廣,并且是立體多維的。


他不僅能從水利的角度,而且還可以從地質、水文、氣象的角度,娓娓講述一二三的道理。


因為,他用雙腳一步一步走過長江,用雙眼一眼一眼記錄過長江。


黃萬里還曾自豪的說,他對長江的理解,比別人還要多一個視角。因為,他熟讀先圣們關于長江的詩和古文。


他說,先圣們對長江地理構造、生態環境、人文社會和動物棲息的描述。甚至,對長江山崩地裂,滾滾泥石流,萬千氣象的描述,都是一個個非常重要的歷史坐標。


他說,熟讀先圣們的詩和古文,會加深對長江厚重底蘊,千年演變的認識,加深對長江的敬畏和熱愛。


作為水利專家,他以泰斗級的眼光,指出了長江三峽水利工程中的問題和病灶!


略見,黃萬里的以下幾點進言。


長江三峽大壩:


長江與黃河不同。黃河河底是移動的泥沙。而長江河底是移動的大大小小的卵石夾粗砂。


黃河泥沙淤積在水庫,尚可采用補救措施,將淤泥中的一部分沖出水庫。


而滾滾向前的長江水,推動著大小卵石多層次移動。移動的卵石淤積于水庫里,目前尚無計可施,這將是長江三峽大壩的癌癥!


長江上游地區:


移動的卵石河床淤積,會逐步向上游干支流蔓延,抬高兩岸的洪水位,成為上游四川盆地洪災的隱患。


長江下游地區:


長江三峽大壩的修建,將阻斷長江上游的泥沙帶到下游,自廢長江亙古以來創造新土地的功能。


江蘇和上海等長江下游流域,每年將喪失長江饋贈的十幾萬畝新的土地。


局部和全局:


我們治河有一個巨大的通病,重視水利工程,忽視水文地理。不了解河流的地貌與演變,又何談治河。


搞水利的人,還應是水文專家、地質專家,甚至還要懂生態,懂氣象。這樣才能既見樹木,又見森林。才能有綜合平衡的眼光,不會掛一漏萬。


其它,……


黃萬里的進言逆耳吧?!


黃萬里關于長江三峽水利工程的進言,是杞人憂天?還是過度憂患?或是國家有關部門已有了針對性的措施和辦法!


因為,這些都是專業性的問題,都是需要時間來驗證的問題,作為外行是不知道的。


但是,黃萬里不遺余力地在為長江三峽水利工程進言,卻打開了我們的視野,增長了我們對長江的認知。


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做學問的耄耋老人,對待專業,對待科學的認真態度和執著追求。


黃萬里為長江發聲的見解,未來的結果是什么?


不知道!


但有一點,我們不要懷疑他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對長江的熱愛和敬畏!


他對長江的熱愛,是滾燙的,是麻辣的,是有自己獨特見解的!


黃萬里曾為黃河發聲,被折磨、被批斗、被耽誤了二十二年。


平反后,他掛在嘴上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能重新工作開心極了!


這就是一個做學問的人,熱愛事業的人,陽光通透的心態!


水電部老部長錢正英,曾專門到黃萬里家,看望和慰問這位大學者。


黃萬里說,他要將畢生學到的知識和學問獻給祖國和人民,這是他的職責和良心!


黃萬里去世前十九天,學生沈英、賴敏兒前去看望他老人家。


這位九十歲的耄耋老人,自知來日不多了,與學生談起了長江的事情。說著說著,老人家竟像一個學習優秀的幼童,看到自己做的試卷,被打的全是紅色的XX。


他委屈地哭了起來,淚水不止地流淌……


一輩子自信高大,陽光耿直,永遠是硬漢形象的大師——黃萬里。


當著學生的面,傷心地哭著,那淚水真干凈,真純真……


學生也哭了……


2001年8月27日,黃萬里帶著對長江的牽掛和試卷,推開了天堂的大門,輕輕地走了進去。


終年90歲。


黃萬里 圖片來自百度


有一份唁電是這樣評價他的:


黃萬里是20世紀中國水利史上的一道亮光!


黃萬里。


他帶著黃河的波濤走了!


他帶著長江的浪花走了!


他走了,留給后人一個偉大的命題和試卷: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天生我材必有用,黃萬里就是:


為長江而生,為黃河而生;


為長江和黃河,而發聲的!


黃河萬里,萬里黃河!


長江萬里,萬里長江!


這就是黃萬里!


這就是溯源!


我的一點心愿: 


我已經寫了第十篇關于上海圣約翰大學學子的文章了。我發現每一個上海圣約翰大學學子,都有五彩斑斕的故事。這些中華英才就是我們民族的歷史。 


這堅定了我要去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去寫“上海圣約翰大學學子系列”,向大家介紹一個個平凡而又偉大的前輩們。 


希望各位讀者、朋友們能給我提供線索和素材,我愿用我的拙筆,寫出大實話。 


另外,我重申一下,我寫文章從來不開打賞,不做商業廣告。純粹是一種情懷。謝謝你們!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朱健仍是朱健,作者:朱健。轉載僅供學習交流,圖文如有侵權,請來函刪除。)
關于千秋業 | 網站聲明 | 誠聘英才 | 聯系我們
2007 - 2012版權所有 ? 北京千秋業教育顧問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安立路68號(陽光廣場)B2座16層1602室 郵編:100101
聯系電話:010-64938082 傳真:010-64938079 E-mail:194664209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