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天地巨變,崇禎自縊,闖王入京。“秦淮八艷”之一,山海關守將吳三桂的小妾陳圓圓,為李自成部將所虜。吳三桂怒發沖冠,遂引清軍入關,歷史的走向隨之改變。吳偉業有詩曰:“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以上這個眾所周知的故事雖為傳言,真實歷史未必如此,也必然復雜的多,但這個故事至少說明了一條真理:沒有情感史,人類的歷史就無從談起。
這是一個人很多人都曾注意到過,卻很少真正重視的視角:透過情感,可以重新認識歷史——
·美國獨立戰爭肇始于波士頓傾茶事件,而這一事件是當時美國人情感的宣泄;
·日本正是因為不同于中國的情感,有著繼承自神明的羞恥感,而推翻德川幕府,走上了明治維新的進步之路;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是斐迪南大公遇刺身亡,而殺害他的兇手是一個被民族主義情感驅使的塞爾維亞青年;
·圣雄甘地以他個人的情感去感染了無數印度人,讓他們跟隨他一起走出了一條和平非暴力的民族獨立之路......
無論古今中外,情感,都曾一次又一次地左右、甚至創造了歷史。情感,它可以讓歷史變得可怕而殘酷,也可以讓歷史變得可愛而溫和。
人類可能發動最血腥殘暴的戰爭,也可能為一滴雨、一朵花感動落淚。人類終究是情感的動物。為此,先知書店特別推薦理查德·弗思-戈德貝希爾《人類情感史》,這是一本讓人拍案叫絕的奇書,讓你看透情感是如何塑造了人類的歷史進程。
人總是喜歡把自己看作理性的動物,靠智慧與博弈生存至今。但《人類情感史》讓讀者看清:那些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并不是關乎事實,而是關乎情感。
從哲學的起源到宗教的誕生,從羅馬帝國的隕落到科技革命的興起,甚至是那些最血腥殘暴的戰爭,若不理解其中的情感,都難以洞見底蘊。
可惜長期以來,情感的地位常常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本書中,理查德·弗斯-戈德貝希爾用一場貫穿古今、跨越東西的旅行,帶領讀者領略情感在人類社會中的核心地位。
作者在龐雜的歷史與當下里抽絲剝繭,并借鑒了心理學、神經科學、哲學、藝術和宗教史的觀點,生動地展示了人類對情感的理解和體驗隨人類發展而演變的過程,闡釋了我們對情感的看法以及情感本身是如何深刻地塑造了人類和整個世界。
《柯克斯書評》:一次富有見地、富有教育意義的嘗試......
托馬斯·迪克森:這是一本與眾不同的書。理查德·弗思-戈德貝希爾帶領我們坐上人類情感史的過山車,從古至今,再到未來。他向我們展示出,人類情感比你我想象的要復雜得多,正是那具有感染力的熱情活力讓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無論你是想獲得新觀點,還是獲得敘事史學、心理學或文化人類學方面的知識,這本書都不會讓你失望。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貓妙妙。轉載僅供學習交流,圖文如有侵權,請來函刪除。)